close

f12ad2652e5771abff74cce6bc3b04bc.jpg 

理查‧莫瑞斯的《米其林情緣》,描寫一位出生、成長在印度的伊斯蘭教少年哈山,從祖父乃至父親,他的家族在孟買經營餐廳生意,原本生意很好,獲得的利潤也相當不錯;但是在印度與巴基斯坦獨立後,一次印度教徒與伊斯蘭教徒的宗教衝突中,哈山的母親被殺身亡,悲傷的哈山父親帶著全部家當與家人,離開令他心碎的印度。


哈山家人初抵達歐洲時並不順利,他們住在陰雨綿綿的英國,雖然有母親那邊的親戚熱情的接待他們,但是哈山父親仍決意帶著家人離開英國,前往歐陸。再經過長達數十周漫無目的的旅行後,車子在法國盧米埃這個山區小鎮拋錨了。哈山家人認為,這是冥冥中的一種暗示,他們一家人該在這裡落腳重新振作了。


哈山家人重拾他們最熟悉的印度料理,在盧米埃這個小鎮開了一家專買印度料理的餐廳『孟買飯店』。沒想到,與孟買飯店隔著一條馬路的是一家名為『垂柳飯店』的法國料理餐館,而這是一間榮獲米其林評鑑兩顆星的優雅、道地法式料理的餐館。


經營『垂柳飯店』的負責人麥洛伊夫人,在一次偶然間發現哈山具有料理的絕佳才華,因此在徵得哈山以及哈山父親的同意下,將他收為學徒,從此在相隔百呎距離的對街的『垂柳飯店』專心學習法國料理。


終於,哈山憑著自己過人的才華和不斷的努力,自己在巴黎開了一家擁有米其林三星級評鑑的法國料理餐廳。《米其林情緣》寫的就是哈山這個印度小孩在法國努力的故事。

 

 

哈山努力的故事雖然令人相當敬佩,但是我在《米其林情緣》的後段,讀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。哈山的餐廳來了一位應徵侍者的克勞德:

他來求職時打扮得整整齊齊,看來很好相處,而且有來自里昂的絕佳推薦信。我們覺得他學得很快,也很有活力,對客人總是彬彬有禮,時時注意他們的需要,因此總管賈克他頭一次考評時,寫下對這年輕人以『高度專業』完成自己的工作。

依據法國的勞工法規,只要雇用一位員工達六個月以上,該員工便成為全職工,享有絕佳的員工福利。而這位克勞德就在餐廳任職滿六個月又過一天時,開始展現出本性,對份內工作拖拖拉拉,動不動就要求加發加班獎金,也開始要求法定休假時數;當哈山和餐廳總管拒絕他時,克勞德甚至帶著工會代表前來協商。法國的勞工法規完完全全是站在克勞德這邊的!!!


這讓我想起之前看過的《巴黎,賽啦!》一書,作者是英國人,照說英國本身就是個職業工會至上的國家,但是他到了巴黎工作,看到法國的勞工法規,居然也驚為天人,有保障的薪資額、一大堆員工福利、老是在放假………,讓作者覺得法國根本就是上班族的天堂!

 

現在又對照起理查‧莫瑞斯的《米其林情緣》當中的這個小故事,嗯~~害我也好想到法國去當勞工喔………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r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