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閱讀筆記 (5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478880faa5960c1e98887a44dcb94bb6.jpg 

 

一開始這本書會吸引我注意是因為封面。

 

連鎖書店架上數十本書籍、五顏六色的封面當中,那個深灰色的、黑暗角落裡、小小的、圓滾滾、酷似小姪兒三四歲大時的身影,牢牢地捉住我的心。當場我想到的是,小姪兒在這個年紀時只有成天歡笑玩樂、備受家人寵愛的畫面。為什麼書封裡頭的這個小孩,那麼無助而且那麼灰黯呢?


Car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神藥書封.gif 

孤兒出身的路西亞諾流浪在十五世紀威尼斯共和國的街頭,靠著行竊賴以維生;這一天餓極了的他想在水果攤上偷竊一顆飽滿多汁的石榴來吃,正當他神不知、鬼不覺地拿起石榴要溜走時,一個大廚擋住了路西亞諾的去路:「不可以這樣,小男孩。」

這位正是威尼斯共和國總督府中的御用廚師----費拉洛大廚,沒有人知道是出於怎樣的心態,他將流浪在街頭的孤兒路西亞諾帶入皇宮御廚裡工作,給他吃穿、提供他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房間居住,還要他開始在廚房裡學習。總之費拉洛大廚將原本流浪街頭、三餐不繼、只能靠行竊維生的孤兒路西亞諾帶入一個新世界,為路西亞諾原本灰暗的人生開了一扇有亮光的窗戶。


路西亞諾年紀輕輕就在皇宮御廚裡工作,雖然一剛開始都是些簡單、繁瑣的勞力工作,但是個性機伶的他,卻利用自己不會被人注意的身分,在皇宮內四處遊走,因而聽到許多各路來的消息,也親眼目睹諸多難以想像的畫面。


Car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ageertg.jpg 

麥克馬汀家是非常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,男主人達瑞斯是一名大學的文學教授,妻子蘇菲雅在藝術博物館擔任行政工作,他們年輕時相戀而結婚,生了兩個女兒,十八歲的米蘭達和十六歲的海倫。

米蘭達和海倫都算是乖孩子,雖然都是正值青春叛逆期的青少年,但是基本上給父母帶來的都是一些很尋常的小麻煩;而達瑞斯和蘇菲雅這對父母也都是相當開明、民主的管教方式,他們給孩子適度的自由,但又不至於太過份。一家四口過著尋常人家的生活十六年,一直到………


十六歲的海倫偷偷交了一個男朋友,相處一段時間之後,海倫覺得他並不適合她,於是見面提議要分手,對方也能理解地答應了,兩人理性、平和地談完分手。男友最後一次載著海倫回家………

這個最後一次,不只是因為他們兩人已經分手,也因為他們在途中發生了嚴重車禍。男友在送達醫院前就沒有生命跡象了,海倫則是傷勢十分嚴重,因大量的腦出血和腦水腫而陷入昏迷中。

Car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wefeqwf.jpg 

芭比.普若博萊特 和 珍.李奇 合著的《失蹤的小女孩》是女友介紹給我看的書,我從頭讀到尾只有一個揮之不去的念頭----從前我對我妹妹太壞了,如果讓我妹妹也讀到這本書,不知道有多羨慕書裡的妹妹芭比。

 

女友介紹我看這本書的原因是:一來,我們兩人都非常著迷於兩次的世界大戰史,只要一有相關的書,就會輪流著閱讀。二來,我自己因為是正統軍校出身的職業軍人,女友則自稱為『民間老百姓』,對於戰爭,因為後天教育環境的差異,讓我們有幾乎完全不同的認識與看法,我們經常討論這裡面的差異。

或者她會要我純粹用軍事作戰或歷史地理的角度,分析某場戰爭的原因和成敗------當然我會很驚訝她對這方面的一片空白。她則會用她的那一派『反戰、和平』的理念告訴我,戰爭是一種很純粹的謀殺行為------我被教導的是,這是一種保護國家的行為。

 

Car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ageCAV4RF4S.jpg 

 

凱蒂坐在法庭中,身邊是協助她進行訴訟的本案控方律師李查。放眼望去她還能看到法官、陪審團團員、辯方律師------還有最主要的那個-------持槍近距離射殺自己丈夫尼克的兇手傑瑞。


傑瑞從小就是個智能發展緩的孩子,父親因而在早年就拋家棄子、毫無音訊了,母親也因此從傑瑞還小的時候就遷怒於他,認為傑瑞是罪惡的、所以長期他都受到親生母親的精神虐待。一段時間之後,除了致力發展遲緩的問題以外,傑瑞也同時出現精神方面的障礙。當家庭暴力保護社工和警察發現傑瑞長期遭受虐時,傑瑞已經變成一位拒絕說話即與人溝通的精神病患了。


Car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ageCAUT8QFA.jpg 

我很緊張,喝的酒比吃的飯多;老爸則小心翼翼把牛排送進嘴裡。接著,他問起我暑假有什麼計畫,這時突然有種說不出的怪異情緒湧上心頭------
………(接下來這一段文字簡直就像科幻電影一樣,充滿神奇而不可思議的畫面,一幕又一幕,看得我目瞪口呆,因此,留給各位自己去體驗這段文字的感受)………
------結果我只能勉強說:「我預期這個夏天將會有用不完的時間和亂七八糟的女人。」

 

男主角阿德‧貝赫斯坦果然有一個和自己預期相去不遠的夏日假期。

Car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41784_151674168211135_6986736_n 書封.jpg 

「薇樂莉。」我的耐心快要用完了。「妳有沒有想過你的頭腦可能有問題?」
她給我一抹甜美、單純的微笑。「噢,我一直覺得是別人的頭腦有問題。」


珍妮佛‧韋納 (Jennifer Weiner) 的《永遠的好朋友 (Best Friend Forever)》是一部描寫兩個女生之間的友誼。雖然我猜想出版社一開始就將它設定為:這是一本『要給大女生或輕熟女看的書』。

但是,因為封面上兩個小女孩無憂無慮的笑容好純真,因此吸引我這個鐵錚錚的漢子,也想讀一讀這本書。------至少我記憶中和死黨好哥兒們們一起開心大笑時的模樣,絕對不會這般清新的。

Car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age.jpg 

 

希和子和有婦之夫秋山發生不倫戀情,發現自己懷孕之後,又被秋山要求墮胎,不久希和子發現秋山的妻子生下一名活潑健康的女嬰,出於一種莫名的妒忌羨慕和佔有慾,希和子偷偷抱走了女嬰,並且把她命名為薰,並且在眾人面前都說這是她生下的寶寶。

 

偷了人家的新生嬰兒,可不像是偷了別人幾十萬金錢那樣簡單的事,這涉及了綁架罪或誘拐罪,是相當嚴重的犯行。於是希和子帶著女嬰薰,一處躲過一處,最後來到一個名為「Angle Home」的新興宗教團體,這裡的人過著與世隔絕、自給自足的日子,希和子認為,在這裡想要平安地撫養薰長大,是比較容易的處所所以留下來居住了。

 

Car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9835f89e 橫幅.jpg 

 

當我還小的時候,行動過程中經常失敗。………遠處總有一座塔,在濃霧覆蓋下僅浮現隱約的輪廓,宛如陳舊白日夢的一座塔。然而,現在的我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。相當然耳,也沒看見高塔。
------這是故事主角西村在一開始,回首自己的慣竊生涯,所說的話。「偷竊」這件事,也許在多數人眼中是惡的行為,但是西村似乎已將之視為平常,只是一種挑戰能否獲得成功的象徵而已。


倒不是認為自己一個人逃跑會給石川添麻煩,而是有一股往錯誤方向的氣勢壓著我前進。當時的我,面對眼前的抉擇時,選擇移動勝於靜止,同時那也是脫離世界常軌的一方。………在我走出地下通道時,看到先前沒有察覺到的鐵塔。鐵塔上方暴露在冷冷的高空中,矗立在夜裡。

Car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7b40a95eef4ae94b7189b3dd973bf873.jpg 

 

布雷克‧莫里森的《寫給母親的情書》,我想先給五顆星再說!

 

《寫給母親的情書》是近期之內我所閱讀的,繼《失落的祕密手稿》《山楂林的故事》,同樣也是以愛爾蘭天主信仰為背景的好書。

是的,從我對天主教的粗淺瞭解,在歐洲的天主教徒某種程度上是很封閉保守的,但是,接連三本五顆星的好書,卻也讓我對愛爾蘭這個國家產生極大的興趣。

Car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ageCA4MH1JZ.jpg 

 

露露和梅莉的父母親因為老是吵架,所以分居了。然而分居後,兩人的惡劣的感情卻沒有暫時停止惡化,媽媽不願意讓爸爸踏入家門一步,爸爸則非常在意媽媽又另結新歡,而且還時常男朋友換來換去。

其實才十歲的露露和六歲的梅莉都不明白,爸爸很疼她們的呀,為什麼媽媽禁止她們見面呢?而且她們也很想念爸爸,想念從前一家人在一起的歡樂時光,想念特別寵愛這兩個女兒的爸爸。


一天中午,正當媽媽在睡午覺的時候,兩姊妹聽到爸爸叫門的聲音,壓抑不住思念爸爸心情的露露開了門,沒想到進門的爸爸一身酒氣,直接衝進去媽媽睡覺的房間,在兩人大吵一架之後,只聽見媽媽慘叫:「他手上有刀!他要殺人啦!快去找鄰居求救!」

Car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age.jpg 

 

哈哈哈,哈哈哈,哈哈哈。

這就是我閱讀整本宮部美幸的《繼父》,唯一發出來的聲音。

真沒想到推理小說也能寫得如此溫馨可愛,沒有凶神惡煞蒙面歹徒、沒有死得不明不白的替罪羔羊、沒有沉冤數十年不共戴天的仇恨。

整本書裡只有輕鬆和一些些無厘頭和還有一大堆看了就想笑的對話,卻能構成一本令人愛不釋手的推理小說。

Car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age.jpg 

《如果那一天 (This is Where I Leave You)》是我第一次閱讀作者強納森.崔普爾  (Jonathan Tropper)的作品,他的前一本作品《還會有人愛我嗎?》雖然已經有中譯本發行了,可是不知為何,就是陰錯陽差地至今還沒機會拜讀。

 


《如果那一天》寫的是一個猶太家族在老父親因病過世之後,父親遺言交代各自長大成人在外居住的四名子女,要回到家裡來陪伴母親,一起遵守猶太人傳統習俗,守喪七天。

這事情看似不難,不過就是處理喪事、守喪、接受其他親朋好友的弔唁和安慰,然後再遵守猶太教傳統習俗進行一些儀式,就這樣而已。可是儀式雖然不複雜,但其中牽涉的人情世故,就不是三言兩語說得過去的了。

Car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over_e0002b.jpg ps. 這是由香港 青馬文化出版的《深藍的呼喚》封面

 

我是鼠辣!!!

雖然昨天上班時一直懸念著第二集《深藍的呼喚》,等到快要下班前,維修機器的廠商說路上塞車會晚點到,有沒有關係?方便等他們到嗎?

我一眼撇見老闆老大正翹著二郎腿在休息區看報紙,還是沒有勇氣跟老闆說我要準時下班,於是………等對方修好機器已經是十點多的事,我趕緊飛車回家,就為了早一些開始讀《深藍的呼喚》。

還一邊想,這續集書名取得好哇!果然是一整天都在呼喚我………

Car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age_book.jpg ps. 這是在香港已經由 [青馬文化] 所出版《即將遺忘》的封面

 

說來慚愧,我知道有一些很認真的書友,在參加試讀時,會先在網路上搜尋跟這本書或作者相關的資料,有初步了解之後再閱讀這本書。不過我因為工作太忙碌 (~~別找藉口!),實在沒辦法做得如此頂真,每次都只能純享受試讀本中的故事,通常要等到拿到出版正式贈送的新書,才有機會多認識作者或這一本書。

 

------說來不知道這是個好習慣還是壞習慣?

  

Car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736ddfdf---橫福.jpg 

「妳要知道,」崔佛說,「妳不過是在浪費時間,上帝不會回信的。」

「不,祂會!如果我把信放得夠高的話!」安娜莉莎雙手橫放胸前,將身子的重心移往另外一隻腳上。

 那棵樹會把她的信一路送到天堂。


Car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age書封.jpg 

因為《青春》裡韓寒的敢言、直言、坦白到甚至有點衝撞或讓人覺得自大,說實話----當我看到韓寒新書的標題是《1988—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》,當時我在想~~哇!這個青年也太over到有點近似囂張----他不只要發言,他不只要一個可以獨立發聲的媒介,他還想要這個世界聽聽的的意見。


不過,等我開始讀韓寒新書《1988—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》,我漸漸知道自己最原始的想法錯了。韓寒的『想和世界談一談』,與其說是和世界/和讀者對話,到不如說,他是邀請大家來聽聽他說故事。


這故事裡有幾分真實的韓寒,誰也說不準;但是,我感覺自己看到,了下了傳播傳媒之後的寒韓,那種經過一場激昂的演出及獲得熱烈掌聲的謝幕之後,自然而然湧生的那種孤獨感------一個赤手空拳的青年,回想著衝撞過程中所有受過的傷要自己舔,留過的眼淚只能容他自然風乾。

Car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age.jpg 

瑪肯西.福特(Mackenzie Ford)的《偷來的幸福  (The kissing gates) 》,是一本文字很優美,故事很流暢的小說。一開始的場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與英國軍隊的交戰的時候。

 

故事開始於一個耶誕節,守在敵對戰壕兩邊的德軍和法軍決定停戰一天,共度這個特殊的日子;必竟在他們眼中的對方,都和自己一樣是個單純善良的青年,彼此無冤無仇,卻又莫名其妙被迫殺人,和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同袍毫無意義的死去。

至少在這個耶誕節他們兩邊要停戰,兩方人馬各自到交戰區中將戰死的弟兄們的屍骨搬運回國,好好安葬。除此之外,兩軍也在自己僅有的一點點糧食中,擠出一些還算像樣的東西,由德軍和英軍的小隊長互相交換耶誕禮物;到了夜晚,他們一起禱告、一起演唱讚美詩歌,共度了一個在戰爭中難以想像的、充滿溫馨和祝福的耶誕節。


Car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age.jpg 

看完《酷馬》這本書,我只有一個念頭:我要趕快去租 [酷馬] 的DVD來看。


《酷馬》這本小說,很清新,故事也不複雜,據說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。書中年主角綽號「酷馬」的馬俊安,因為從小和亡父的願望就是去希臘參加馬拉松賽跑,加上又姓馬的緣故,所以家人朋友都叫他「酷馬」。

雖然因為年幼時父親過世,家中經濟由母親一人獨扛,過得不算是太好;但是酷馬和馬媽媽總是樂觀正向地面對一切挑戰,母親雖然辛勞,但是也不忘把酷馬教育成一個善良負責任的好孩子;而酷馬也沒有辜負母親對他的期望,他一面半工半讀賺錢貼補家用,一方面在高中也是學校裡的長跑好手,同時在隔一年考上大學有是他的願望之一。

但是,這看似和樂的場景終究是被無情殘酷地摧毀掉,綽號「糖果」的少女,再一次幫派械鬥中,誤認酷馬是敵方人馬,將他殺死了。一次無心的逞兇鬥狠,會了酷馬一家,讓酷馬和馬媽媽的心願化為烏有。

Car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age.jpg 

讀郝明義這本《他們說----有關書與人生的一些訪談》,頭一個傷腦筋的是:如何寫心得?

因為《他們說----有關書與人生的一些訪談》的架構就是:作者訪問了九位在出版界相當知名的人士,包括了杉浦康平、張隆溪、南方朔、詹宏志、鄭松茂、Akibo(李明道)、許舜英、黃仁宇和 衛浩世 (Peter Weidhaas)。說來慚愧,有一些名字我一直到讀了這本書才曉得,喔,出版界有這樣響鐺鐺的人物呀!

這是一本訪談集,你問我答,我相信有時候因為順著訪談內容,常常可能需要出現一個key point,訪問者郝明義先生就必須順著對方的回答問下去,所以,雖然整本書的內容談的都不脫離『書』這個概念;但是光是一個『書』的概念,其實就可以上天下地地討論了。

最後我只好決定,這一篇心得寫成嘉言錄的方式;一方面作為自己的筆記,一方面也提醒自己,有人是抱著這樣的人生觀再看待『書』的。


Car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 3